“对于《旅游法》实施,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一味追求低价的观念确实得转变一下。”在记者采访中,市民蒋静颇有感触地说。
她告诉记者自己今年5月打算去柬埔寨未果的经历。今年“五一”,蒋静和几个朋友准备带妈妈一起去东南亚玩,“因为我们年轻人平时要忙工作,再加上妈妈还叫了几个年纪相仿的阿姨,她们说自己退休有时间,选择旅行社对比的工作就交给了她们。”蒋静回忆,可随后的经历并未给蒋静带来任何轻松反而变得无比纠结。
一开始阿姨们就把报纸上所有的东南亚出团信息都剪下了一一对比,蒋静就负责将具体的行程单打印出来。“对于她们来说,行程的品质已经不是重点,而价格变成了唯一考虑的因素。”谈起这个,蒋静无奈地叹口气。
本来订好5800元的柬埔寨行,可阿姨们却又要选择另一家旅行社4000元出头的泰国、柬埔寨、越南行。“不是说这样的行程不好,而是一样的时间要折腾去那么多个地方,她们年纪那么大不见得适合。”蒋静说,她告诉记者,其实这个旅行社推出的相对低廉的旅行她的朋友有去过,一路上必须进店购物,要不根本出不来。
争执不下后,最后在妈妈们一再坚持下,她们自己成行了,孩子们因为不喜欢这样的行程而放弃。“结果回来后,妈妈们都抱怨太累不好玩。”蒋静说,有了这次经历,让妈妈们吸取了不少教训。
“回来后,我妈的观念转变了不少,现在她和她的姐妹们逢人就说出去玩要看价格更要看品质,旅游也是一分钱一分货呢。”蒋静笑着说。
在采访中,持蒋静这样观点的游客真不少,他们年纪大多在20多岁到40多岁,而年纪大些的游客则更多地被价格左右。“旅游观念的转变还有个过程,之前我有个朋友一直夸耀他1万多元跟团游了欧洲好多个国家。”一位姓马的阿姨说。后来朋友们几个看了照片才发现,那个朋友其实只是在所有景点门口拍了张照片而已。“像这样的旅游虽然便宜,但一点也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