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行社讯 3月15日农历正月二十五,广西田林县壮族村落举办“祭瑶娘”节庆活动。按照习俗,村民们举行舞狮、抛锦包、竹筒对歌、壮剧表演、长桌宴等系列传统活动,表达对传说中敢于冲破世俗偏见嫁到壮家的本村始祖“瑶娘”的爱戴和纪念。据了解,“祭瑶娘”已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锣鼓喧天,舞狮助兴,今年的“祭瑶娘”可谓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在迎宾式上,身着色彩鲜艳民族服饰的姑娘们纷纷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宾客献上了一杯杯清甜的美酒、一个个精致的绣包和喜庆的红鸡蛋。
“每年的这个节日,我们都会从外地赶回来参与祭瑶娘活动。”在屯口接待客人的黄兰说道。
除了迎宾礼外,弄光村村民及周边应邀前来的瑶族同胞还共同为客人准备了一场地地道道的联欢活动,活动内容有舞狮表演、唱山歌、抛绣包、蒙面点瑶娘、盘王舞等,精彩的表演不时博得大家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祭拜活动上,村民手持香火在“瑶娘亭”祭祀“瑶娘”,并跳起了祈福舞。外来的客人也在道公的主持下一起祭拜,并上香祈福。祭拜活动结束后,村里在瑶娘亭旁摆起了长桌宴,村民与前来的宾客一起,壮族与瑶族同胞一起互敬美酒,互相祝福。
“第一次来参加这个活动,这一民间习俗所蕴藏的故事很美,也很有意义。”来自平果的游客陈女士说。
“我们要传承发展好‘壮族祭瑶娘’民俗文化,不断地推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发展。”弄光村村支书岑生道表示。
关于“祭瑶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漂亮的蓝靛瑶姑娘看上了弄光屯的一位小伙子,当时壮瑶不准通婚,但这对有情人敢于冲破世俗偏见,约定在正月二十五那晚到山坡上对歌传情,私订终身,最终打破族规,结为连理。这位姑娘嫁到弄光屯以后,她用民间医术为村民治病疗伤,节日组织村民举行抛锦包、对山歌等竞技娱乐活动,使弄光屯在健康、欢乐、团结、和谐中逐渐壮大。她去世后,该村村民们视她为本屯始祖,尊称她为“瑶娘”。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五这天,弄光屯村民举行一系列的传统竞技娱乐活动,以表达对“瑶娘”的爱戴和纪念。
据悉,“壮族祭瑶娘”成为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弄光村弄光屯独特的壮族民间民俗,已有300多年历史,反映壮、瑶两民族冲破世俗偏见、团结和谐、奋发图强的精神,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该村群众都组织举办活动,从不间断。2010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加以保护。
更多广西旅游请咨询广西旅行社 南宁青年旅行社:www.gxlxs200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