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有着龙抬头的风俗。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2月27日,上林县木山乡卢於寺前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卢於春社活动,这里牛王争斗、上刀山、下火海、山歌王对唱比赛......引来南宁、来宾乃至全区各地六万多名游客,共赏一年一度春社盛景。活动从二月初一延续至初三。这个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已发展成为木山乡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节。
当天上午10时,随着一声锣响,卢於寺前的甘蔗地里,三头大黄牛头带花红布,一字排开,在老农们的一声吆喝下,大黄牛拉着铁犁破开春土,翻起泥浪,新的一年春耕开始了,寓意着群众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开犁仪式是盛会的开始,最精彩最吸引眼球却是怒目相对的公牛,它们上前就斗,乱了阵脚的公牛落荒而逃,成为全场的笑点,更有反败为胜的激烈场面,惹得6万人为之捏汗,现场既紧张又刺激,观众们大饱眼福,连连叫好。
木山乡独具特色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休闲文化资源,进一步扩大了木山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卢於春社活动,不仅让传统文化走出了木山,也进一步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活动现场,当地众多的农民和贫困户们纷纷设立了摊位,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提供当地特色美食,用美味佳肴留住四方宾客对木山乡的记忆。
春社活动现场的舞龙祈福活动,充分展示了乡亲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甘蔗搬运、斗鸡比赛等节目同样吸引眼球,让辛勤劳动了一年的人们笑开了怀,欢悦的笑声萦绕木山山头。
近年来,卢於春社传统活动不断创新和丰富内容,影响力逐渐扩大。2015年木山乡卢於春社已成功列入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此次活动,是为了精心打造木山乡卢於春社文化品牌,充分展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良好形象,丰富村镇文化生活、带动旅游促发展,全力建设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基地。